玄乙

别停笔

《道德经》 第三章

我同样是杨一苇的小号:

原文:


 


不尚贤,使民不争。


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


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


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,常使民无知无欲。


使夫知者不敢为也。


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


 


我的译文:


不崇拜尊尚有才能的人,让人们不争夺。


不抬高难得之物的价值,让人们不成为盗贼。


不展现可以让人产生欲望(的东西),让人们内心不会不安定。


因此圣人的治理(就是),使人们内心坦荡,使人们腹中充实,削弱他们的志向,强壮他们的筋骨,永远让人们没有认知没有欲望。


这样的话,那些有见识的人不能够做事。


圣人做不进行作为,就没有不被治理的。


 


我的观点:




这一章很有意思,乍一看感觉像是愚民,只要人们什么都不知道,那就不会出现动荡。但这显然不应该是这样的,这一章前三句是对治理者的要求,而第四句则是治理者对民众的要求。所以我结合了一些事和前后内容,认为是下面这个意思


 


不尚贤,并不是不让人贤能,而是为了让民不争。他们争的是什么?并不是贤本身,而是贤人所在的地位。


如果治理者给出了“贤”的标准,想让贤人帮助他治理,在让人出力的同时自然会放权。那么原本不贤的人,为了争夺这个权,这个地位,自然会去伪装成“贤”,但其本质还是不贤的。这就是做了某事所以得到某物,和为了某物做某事之间的区别。


而这个除了贤,还应该有君主之好在内,虽然“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”是出现在《墨子》中,但也能窥探一二。


放现代来讲,那就是多如牛毛的成功学类书籍,仿佛只要这么学习了目标的一言一行,下一个成功者就是自己。殊不知“学我者生,似我者亡”和“时代造英雄”,从混沌理论来解释,所有的果都不是有相同的因便能产生,如果真的能这样,所有人都成功亦等于所有人都不成功。


 


相比于第一句的冲突,第二句就好解释很多了。原本的翡翠只是缅甸不值钱的石头,虽然好看,但也只是石头。这物既不能吃,又不是什么必需品,在缅甸是没什么价值的。但是翡翠被慈禧太后看中了,后又被宋美龄推崇,接着成为了中国人的心头好之一,价值连着番了几百倍,也成了缅甸出口中国的产品之一。既然这物有了价值,就会出现想要盗窃的人。


(不过我喜欢翡翠!翡翠以及各个宝石的价值也不仅体现于此,本人就是像dragon一样对这种东西毫无抵抗能力,亮晶晶最棒了!和田玉那种温润的手感也很棒,还有大师级的雕工或者裸石切割以及珠宝设计等等)


 


第三句就是对前两句的一个整合,无论是尚贤还是贵难得之物,都是见可欲的一部分,见欲而心乱。


 


第四句就有了些乌托邦的味道。《管子》中有一句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与“实其腹,强其骨”有一定关系,但是“虚其心,弱其志,使民无知无欲”显然不太一样。这就是我为什么说,《道德经》希望诸人皆圣人。


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“本我,自我,超我”,欲望便是本我,也是人作为动物的部分,而无欲便是泯灭兽性,保留超我,超我就是圣人的部分。


再结合前面的,饱腹和强骨都是保证肉体健康,在不为肉体而烦恼的时候,自然就追求超我的精神。似乎和理学中的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有点相似,但又不同。


但目前不可能没有本我,本我是驱使人进步的动力。


所以我所理解的《道德经》,是一种混沌的状态,诸物平等,这种情况只有在最初的开始——一切都无差别和最终的结果——进无可进的境地才能出现。


 


在上面那种情况下,有着不同想法的人自然不敢破坏这种状态,或者即使想要破坏也没用,他并不能得到自己要的东西。


 


这就是无为而无不治了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我要去隔壁写逻辑谬误,我这人真的文学素养很低了,我已经看透自己了!




顺便说一下,在下业余宝石爱好者,宝石真的是绝赞(竖大拇指)

评论

热度(24)